手机版

 

跨越千山万水 破除千难万阻

 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,但是自然资源分布却极其不平衡。

  为解决巨大的能源供需矛盾以及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种种问题,中国于21世纪初启动了规模浩大的清洁能源输送工程——“西气东输”和“西电东送”。

  “西气东输”仅一线工程的建设就耗时两年。

  它跨越我国第二、三级阶梯,穿过塔里木盆地,途经河西走廊,跨过黄土高原,经过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,并三次跨越黄河,一次跨越长江,串联起沿线途经的天然气田,最终将西部天然气送入东部沿海地区的千家万户。

  而“西电东送”工程则从南到北、从西到东形成了北、中、南三路送电格局。

  北部通道主要任务是将内蒙古西部、山西、陕西的煤电和黄河上游的水电送往京津唐地区。中部通道则沿长江展开,把数千万千瓦的强大电力源源不断送往华中、华东和福建以及广东等地区。南部通道以开发云南、贵州、广西的水电为主,向广东等东部用电负荷中心送电。

  无论是世界上线路最长、供应覆盖面积最大、受益人口最多的天然气管道,还是数量庞大、遍布全国的超高压和特高压电网,它们汇聚成了这个国家能源输送的大动脉,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保驾护航。

  在建设“西电东送”工程时,工程师们当时面临的巨大难题,就是如何让高压电线网穿越长江。

  建设团队决定采用穿隧道的方式。但是这样一条隧道,国内外没有先例可以借鉴。

  当时,在以钱七虎院士为首的国内资深专家团队的指导之下,工程师们破解了隧道超高水压、有害气体等许多施工难题,建成了一条全长5468米的江底隧道,让‘西电东送’工程成功跨越了长江。

  ——中共党史专家 江英

  钱七虎院士

  “西气东输”和“西电东送”的前期建设虽然为国家的高速发展注入了清洁的能源动力,但飞速发展的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依然供不应求。

  自“西气东输”以来,我国的天然气管道布局已经逐步发展成管网纵横相连的模式,管道的气源地也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内地,还延伸到了海外。

 

  “西电东送”工程在清洁、绿色、低碳、高效的新能源需求下,实现了许多技术突破。

  “西气东输”和“西电东送”两大工程,不仅为实现东西共赢、改善生态环境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作出了巨大贡献,同时还为我们守护了一个天蓝、地绿、水清的大美中国!

  2021年,画家刘万鸣与他的学生们为了反映中国在建设“西气东输”“西电东送”这两项超级工程时展现的精神面貌,集体创作了中国画《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工程》,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。

  五幅联画巧妙融合 展现时空纵横感

  中国画《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工程》采用了五联组画的形式,表现“西电东送”“西气东输”工程中,从起点到终点、从建设到完成的五个场景。

  第一幅表现的是“西气东输”的起点,塔里木盆地油气田。它写实地描绘了油气田建筑实景,并将塔里木地区的风景作为外景。

  高耸的天然气开发塔占据了画面五分之四的高度,线条工致细密、笔直向上,反映出工程现场的秩序井然以及现代科技的精密性。

  第二幅表现的是“西气东输”管道的铺设场景。

  天然气管道从近到远延伸出去,强调了画面的纵深感。

  远山之间,输电塔隐约可见。近处的画眼就是重墨描绘的建设场景,一辆工程车正在紧张地工作,气氛热火朝天。

  第三幅作品表现的是“西气东输”和“西电东送”在工程建设上的交会。画面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是“西电东送”的建设场景,中间是横跨长江的天然气管道。

  近处的高压线用写实手法描绘,上方高空作业的工人仿佛乐谱上的音符。

  

  第四幅表现的是“西气东输”和“西电东送”工程经历的层峦叠嶂。

  

  画面中上下错落的山峰构造出的远近的深度空间,给人以山高水长的辽远之感,展现出水墨画特有的东方气韵。

  在崇山峻岭之间,电缆、电线成为山与山之间的纽带。

  

  第五幅表现的是“西气东输”一线工程和“西电东送”中部通道的终点——上海。  

  画家在黄浦江西岸安排了云雾之中的传统建筑群,两岸风格的反差也引发了观众对于工程前后发展的联想。

  楼宇之间,赫然出现“100”的夺目字样,象征着党的百年华诞和祖国建设伟大成就展开华彩篇章。

  

  无惧困难、直面挑战 为庆祝建党百年贡献力量

  中国画作品《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工程》是著名画家刘万鸣与他的几位学生为“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—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”而共同创作的作品。 

  究竟该如何在七米多的画卷中展现跨越数千公里的超级工程呢?刘万鸣与学生们经过多次查证、讨论,发现最大的创作难题就藏在题目之中。

  经过多次尝试,从一张单一的画幅到四幅联画,最终确定为五幅隔断式联画,画家们终于找到了一个表达方式,将两个宏大的工程有机融合在一幅作品中。

  在正式创作中,画家们在细节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,对于不同工程建设时每组工程人员的服饰、工具、建设设备,都做了全面的分析与考证。

  就是在一次一次的推翻与重建中,几位画家深思熟虑,用半年时间才完成《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工程》这幅宏大画卷。作品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收藏。

  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我国能源保障能力不断增强,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生产国。

  

  紧盯国际能源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前沿,我国能源发展已进入创新驱动的新阶段。

  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持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;特高压输电、百万千瓦水电机组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能源名片;页岩气开采、海上风电、光热发电、智能无人采煤、煤制油示范取得突破……

  这一系列成就让我国能源技术革命为国际能源科技进步贡献了“中国智慧”。

 

  “西气东输”与“西电东送”作为中国清洁能源的大动脉,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能,创造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的和谐,把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谱写在了祖国的山河大地上。

  两项超级工程的建设背后,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?画作《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工程》还有哪些独具匠心的艺术刻画?

  让我们跟随中共党史专家江英、美术评论家于洋一起,了解《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工程》背后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