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 

  广东省粤西地区位于祖国的南海之滨,这里万顷碧波,十里银滩。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,一道“长城”从这里拔地而起。它不是厚重的石墙,而是一片片木麻黄树林,沿着海岸线绵延数十里,宛如一道“绿色长城”。

 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濒临大海的广东省粤西地区,由于风大浪急,植物难以生长。每当台风来袭,风沙漫天,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。

  1956年,党中央向全国发出了“绿化祖国”的号召,全国各地掀起了轰轰烈烈、波澜壮阔的绿化热潮。

  绿化祖国的热潮吹遍神州,广东粤西沿海地区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,在海边种起了木麻黄林,构成了一道道绿色屏障。

  与此同时,中原大地,河南兰考,焦裕禄也在带领乡亲们防风治沙。因为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,造成兰考县出现上百个风口、大片沙荒地和盐碱地,时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的焦裕禄,带领兰考人民开始了改天换地的征程。

  为了防风治沙,焦裕禄采取了哪些方法?

  新中国成立以来,我国造出了全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林,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。植树造林、绿化祖国的热潮,成为许多艺术家们创作的灵感源泉。

  1974年,画家关山月回到家乡广东粤西海滨,看到家乡海边曾经的荒滩已经满目苍翠,他触景生情,感慨万千,创作出了国画《绿色长城》。

  《绿色长城》构图的独特之处在于注重气势的连贯,用迂回走向的“之”字形构图,来表现绵延不断的林带。这样既避免了林带的单调,又很好地表现出海岸景观的宽阔浩渺,营造出磅礴的气势。

  “ 这幅画是中国画,中国画是要讲究笔墨的,木麻黄林的所有的树干都是用笔墨去体现的。为了表现防护林的层层叠叠,是一个林带状,画家用大片的墨色来反衬阳光下的木麻黄林。”

  ——美术专家尚辉

  为了追求林带的深邃和视觉美感,关山月还融入了西洋画手法,大面积地使用石绿,层层着色,增加作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。

  画作右上边的海边和树林间,还画了很多的人物,这些人物和迎风而立的木麻黄林,构筑了一道“绿色屏障”,就像“绿色长城”守护着海防的安全。

  此外,画作上,一群海鸟在林带上空飞翔。更远处浩渺烟波,船帆点点,描绘了中国南方海岸的风情,也表现了渔民们安居乐业的景象。

  1912年生于广东阳江的关山月,是“岭南画派”代表性画家之一。1959年,关山月和傅抱石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了巨幅国画《江山如此多娇》,为大众所熟悉。

  《绿色长城》吸收了西洋画技法,这幅画是1974年关山月回家乡粤西海滨采风时创作的。

  清晨,一片朝阳斜着洒在木麻黄树林的顶端,就在这时,关山月找到了木麻黄树林最美的一幕。但如何画出这薄薄的一片阳光,却让关山月犯了难。

  最终,在这些木麻黄树的树梢,关山月薄薄的染了一层丙烯,这片阳光代表着国家欣欣向荣的景象,也寄托了关山月的乡愁。

  六十多年过去了,关山月的家乡广东省适宜造林的海岸绿化率达89.9%,一排排木麻黄林迎风而立,“绿色长城”守卫绿水青山。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,与经济建设、政治建设、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一起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“五位一体”的总体布局。

  举目已觉千山绿。全球从2000年起新增的绿化面积中,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。

  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保护力度,让母亲河——长江、黄河永葆生机活力。

  中国相继实施大气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,让蓝天重现、水清岸绿。

  一首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交响曲,正在神州大地激荡回响。一个天蓝、地绿、水清的大美中国,正在呈现眼前。

  “绿色长城”为何被修建?画家关山月在创作《绿色长城》时还有哪些巧妙的构思?

  让我们跟随中共党史专家马沈、美术评论家尚辉一起,了解《绿色长城》背后的故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