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  北渡拒马河,

  百花山在望。

  建立挺进军,

  深入敌心脏。

  ……

  这首诗,是1939年2月,八路军120师副师长萧克赴任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途中创作的。

  为了在冀热察地区坚持游击战争、创建抗日根据地,1938年11月25日,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,派萧克前往工作,并成立军政委员会,统一领导军队及地方党政工作。

  1939年2月7日,挺进军在平西组成,萧克任司令员兼政委,统一领导平西、平北和冀东的抗日武装。

  当时,冀热察平西、平北、冀东三块根据地被日伪分割,互不相连。根据党中央开展华北敌后抗战的总要求,萧克认真学习克劳塞维茨的《战争论》和毛泽东的《论持久战》,从“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”,联想到冀东大暴动,他想:如果平西能够巩固,翼东继续坚持,又把平北发展起来,就能形成常存有余不尽之气。

  为此,萧克特别重视开辟平北,认为平北开辟起来,便成了平西向冀东、热河开拓的前进阵地,成了平西与冀东的交通支点,也就是将来冀东与平西连成一片的接合部。

  1938年5月、1939年夏,八路军两次挺进平北,因为种种原因因,都没在平北站稳脚跟。1939年10月,他派白乙化率领10团第三次挺进平北。部队所到之处,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,宣传群众,武装群众,瓦解敌军。在丰滦密地区很快站住了脚。1940年夏天,平北根据地基本建成。

  经过一年多艰苦卓绝的斗争,1941年,平西、平北、冀东终于连成一片,建成了拥有320万人的抗日根据地。不但从西、东、北对日伪华北政治、军事中心北平形成包围之势,也把北平与山海关分割开来,还威胁日伪统治的天津、张家口、承德等重要城市。

  萧克是名儒将,除了开头提到的诗作外,在抗日的烽火硝烟中,他还创作40余万字、反映井冈山时期红军斗争的长篇小说《罗霄军》。50年后改名《浴血罗霄》出版,1991年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荣誉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