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  延庆县城东南50公里的燕山深处,有个叫沙塘沟的小村庄。抗战时期,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建立了平北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。所以,沙塘沟也被誉为“平北红色第一村”。

  1938年6月,八路军四纵挺进冀东,途径延庆,建立滦(平)昌(平)密(云)临时联合县政府,张书彦任县长,刘国梁任工委书记。他们大力宣传党的抗日主张,培养积极分子,发展共产党员,组织救国会,拉起游击队。

  平北地区被伪华北、伪蒙疆、伪满洲国三个伪政权包围,开辟工作难度相当大。十三陵后山地区,包括沙塘沟在内的7个村,当时属于昌平,俗称“后七村”,这里是共产党和八路军开展平北抗日斗争的最初基地。尤其沙塘沟,虽然只有20多户人家,但是男女老少齐动员,抗日工作样样走在前。

  1938年12月,刘国梁等人介绍沙塘沟的张福、张朴加入共产党。随后,张福、张朴介绍张瑞、张银、张殿、胡殿鳌入党。胡殿鏊曾向家人回忆:“那时入党叫做捅胳肢窝,问是否愿意参加共产党,当时谁也不敢大声说入党,捅一下胳肢窝就表示愿意。入党之后,上不能告诉父母、妻子,下不能告诉儿女,非常秘密。”当月,6位党员组成党支部。这是延庆地区,也是平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。

  党支部的活动多在村民闫来荣家进行。闫来荣是“延庆支前六姐妹”成员,为八路军战士缝制过数百双军鞋,还将4个儿子都送去参军。1940年5月,沙塘沟狙击战,她家又成为最重要的伤员救治所。

  当时,白乙化率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10团,从平西挺进平北,在沙塘沟被伪满洲军3000余人包围。党支部带领乡亲们,冒着枪林弹雨,抬担架,救伤员。八路军和老百姓团结一心,终于打败了敌人。这是10团进入平北的第一个胜仗。

  这一年,平北抗日根据地正式建立起来,成为连接平西和冀东两大根据地的战略走廊。而沙塘沟党支部,就是平北根据地的第一个战斗堡垒。如今,平北红色第一村纪念馆成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。